
・90年代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って、こんな感じだったよね?
・Internet in the 90's
看到開頭緩慢讀取的GIF動畫,有何感想?那並非貼圖空間或你們的
網路有問題,其內容原本就是設計成,讓人體會90年代的網路連接速度,
究竟有多緩慢。
現在的年輕人或許難以想像,早年的家用網路,是採用撥接型式。而每
秒傳輸的數據量,大多只有3~4KB,光開個圖片都得等上許久。那時我
所用的PC規格,記得是這樣子。
處理器:400MHz
記憶題:64MB
硬碟 :4GB
主要的外接式儲存裝置,還是3。5吋磁碟片,那時好像還沒有USB
隨身碟?當初要連接網路時,那嘰嘰嘰的吵雜播號聲,至今還是印象深刻。
而播接上網有個大問題,它是按使用時間來計費,不像現在都是固定金額,
讓用戶吃到飽。若是上網時間太久,那之後收到電話帳單時,就會很想哭,
因為那計費方式實在很貴。
大約是在我讀國中的時候,那時《暗黑破壞神2》在臺上市,並相當的
熱門。我是選擇買英文版的本體與資料片(毀滅之王),並經常上戰網,與
歐美玩家組隊闖關。
當初只要放學回家,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腦,然後連線上戰網。玩的時候
雖然很開心,但曾有段時期不懂節制,連線連太久,導致當月電話費爆漲,
最後發生被母親慘罵的冏況。
再來說到瀏覽器,那時谷歌與火狐,似乎尚未問市,PC裡裝的都是萬
惡的IE。那瀏覽便利性之低不言而喻,且那時還沒有分頁的設計,加上它
容易當掉。
因應網路速度之慢,當年的網路上的音樂檔案,以MIDI與MP3(
而且位元率還是128k)為主,還沒有所謂的無損檔。畢竟動輒數百M,
甚至於數G的檔案,你用那種龜速是要下載到民國幾年。
在網站設計方面,因為大家的網路都不快,所以大多以純文字為主,放
置的圖片量並不多,也不像現在一堆FLASH廣告。那時的網站,我記得
很常見到MIDI音樂的播放。
90年代的網路與現在相比,用起來絕對不算方便,但是有很多令人懷
念的回憶。當年身邊有網路的人,平時的用途就是玩天堂、石器時代與上聊
天室找人談話。偶然間逛到十八禁網站時,那種驚奇與興奮,就宛如挖到寶
藏般。而因應網路速度,那時的資源還是以JPG圖片為主。總之,那個年
代能聊的事情太多了。